国君从百姓那里收取赋税必须首先考虑一年的收成计量人民积蓄的多
国君从百姓那里收取赋税,必须首先考虑一年的收成,计量人民积蓄的多少,知道富裕、饥饿,有馀、不足的数量,然后才收取车马、衣食的租税,来供给他们的生活需求。高台亭榭,宫室相连,不是不壮丽,然而老百姓连土室、草棚这样简陋的遮蔽身体的地方都没有,英明的君主是不能快乐的。美酒佳肴,香甜脆酥,不是不美好,然而百姓中有连糟糠豆谷也吃不饱,那么英明的君主吃饭是不甜的。平稳的床,细软的席子,不是不安宁,然而百姓中有处在边鄙城邑、冒着危险死难、死于大泽、暴尸原野的,英明的君主是不能安享平静生活的。因此古代的国君,他们对百姓十分忧虑,国家有饥饿的人,他们的食物便不再增加花样;百姓中有人寒冷,而他们冬天就不穿皮裘。年岁收成好,百姓丰足,于是便开始悬挂钟鼓,排列干戚,君臣上下,一国同庆丰收的喜悦,国中没有悲哀之人。
所以古代陈列金钟、石磬、管弦这些乐器,是用来表示快乐的;兵革斧钺这些兵器,是用来掩饰怒气的;酒器、俎豆,主客互相敬酒的礼节,是用来表达欢喜之情的;身穿丧服,脚穿麻鞋,捶胸顿足而哭泣,是用来表明悲哀之情的。这些情绪都是充满了内心,而成为形象表现在外部。等到了乱主统治时期,向老百姓索取财物则不度量他们的财力,向臣下索求便不考虑他们的积累,男女不能从事耕作、纺织的事业,以供给国君的需求,辛勤劳作,财力匮乏,君臣之间互相憎恨。因此老百姓到了嘴唇干裂,肝火中烧,有今日之粮,无明日之储,而却开始敲起大钟,擂起鸣鼓,吹起竽笙,弹起琴瑟,这就像穿着甲胄而祭祀宗庙,披着罗纨而从军作战,就失去了音乐所产生的根本了。
夫民之为生也,一人跖耒而耕,不过十亩;中田之获,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妻子老弱,仰而食之。时有涔旱灾害之患,有以给上之征赋车马兵革之费。由此观之,则人之生闵矣。夫天地之大计,三年耕而馀一年之食,率九年而有三年之畜,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积,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储。虽涔旱灾害之殃,民莫困穷流亡也。故国无九年之畜,谓之不足;无六年之积,谓之闵急;无三年之畜,谓之穷乏。故有仁君明主,其取下有节,自养有度,则得承受于天地,而不离饥寒之患矣。若贪主暴君,桡于其下,侵渔其民,以适无穷之欲,则百姓无以被天和而履地德矣。
跖:踩,踏。
石:《吕览·仲春》高诱注:“石,百二十斤。”《天文训》:“四钧为一石。”
涔:涝灾。《说林训》高诱注:“涔,多水也。” 有:王念孙《读书杂志》:“有”读为“又”。
闵:忧愁。
率:一般。以上见于《礼记·王制》、贾谊《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