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样影响深远的制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又是谁首先提出了这一
那么,这样影响深远的制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又是谁首先提出了这一制度?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决定由中央亲自选拔官吏。据史料记载:公元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公元598年七月,又令五品以上的京官、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向朝廷举人。隋炀帝时期,公元607年四月,中央下诏,凡文武百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
那么,这样影响深远的制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又是谁首先提出了这一制度?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决定由中央亲自选拔官吏。据史料记载:公元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公元598年七月,又令五品以上的京官、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向朝廷举人。隋炀帝时期,公元607年四月,中央下诏,凡文武百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公元609年正月,又诏令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骄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4科举人。但此时的做法,只是为了满足临时选举人才的需要,尚未形成正式的制度。后来,隋炀帝又设置了明经、进士两科,并通过“试策”的方式选举人才,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诞生。
隋代科举虽然只是草创,但是它已经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为后来科举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无论门第高贵还是出身贫寒的读书人,都可凭借才学做官。
弥封制度产生于何时?
科举考试自隋唐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为了防止科举作弊,朝廷创立了弥封和誊录两种方法。现在举行重要考试,最后评卷前密封考生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的做法,就来源于科举试卷的弥封。
延伸阅读:
- 对应届生来说秋招为什么这么重要?[图]
- 汽车制造行业面试技巧和注意点有哪些[图]
- 拍卖师资格证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图]
- 棒棒是什么工作[图]
- 会计学专业要考哪些证[图]
- 学校宿舍看门大爷工作内容[图]
- 营销岗位面试会被问些什么?[图]
- 社团管理中心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图]
- 护理宝宝方法要得当 禁止出现如下方法[图]
- 特殊时期:暂时疏远八食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