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廊坊KTV招聘网 > 廊坊热点资讯 > 廊坊名言/句子 >  在教学方法上他和孔子一样强调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他认为对学生的

在教学方法上他和孔子一样强调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他认为对学生的

2022-11-22 19:30:02 发布 浏览 542 次

在教学方法上,他和孔子一样强调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他认为对学生的教育,应采取有德者成其德,有才者成其才,有的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言语行动示范教育他,有的学生则不去做具体指导,让他自悟,自己明白道理进而努力上进。他认为教师能自如地采取因人而宜的教学方法,教学便可收到圆满的效果。孟子在启发诱导时,采取对学生“引而不发”的态度,像射箭那样以跃跃欲试的姿态去启发学生,在教学中,他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疑,激发学生勇敢进取的学习精神,如他教育弟子学习必须持之以恒,就以掘井打比方:一口井打了很深,但还没有打出水来,如果不坚持打下去,这口井就报废了。他说学习也是这样,没有坚持精神,就会半途而废,徒劳无功。

在教学方法上,孟子还强调循序渐进的原则。他说,教学过程如同流水一样,必须“盈科而后进”,意思是说流水遇到坎坷时,必须等水盈满之后才能继续往前进行。他还讲了一个宋国人“拔苗助长”的故事,这个宋国人担心禾苗不长而一一拔高,疲倦地回到家里,对家里人说,今天我累坏了,帮助禾苗生长了。他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都枯槁了。孟子认为违背客观规律地去帮助禾苗生长的人,这种助长行为,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他以禾苗的自然生长来比喻人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发展,他一方面主张尽力耕耘,反对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又反对拔苗助长,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要求教学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叶圣陶先生生前很赞成孔孟的一些教学方法,他写了一首诗:“找到根源古有云,愤悱启发最精纯。揠苗刻板都抛却,乐育全新一代人。”他主张现代教育应吸取古代孔孟的启发诱导、反对拔苗助长等优良的教育方法。

孟子认为在引导学生如何学习上,除了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由博返约外,尤其提出要主动自得。孟子认为学习应有主动性,要自觉地去学习才会有所得。因为被动的学习是外力强加的知识,内心并无所求,亦无所得,只有自觉主动地刻苦钻研,才能透彻地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的时候才能左右逢源。为了启发学生主动自得,孟子很注意培养学生大胆怀疑的精神,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他还认为学习中要靠思考,“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大胆存疑,独立思考,才能获得真知灼见。为了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他平时教学就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一次,他讲男女不亲手接东西是礼时,就说:“如果见到嫂子掉到水里,而不伸手去拉她,把她救起来,那就是豺狼了,从何谈礼呢?”孟子不仅提出了伦理道德的新见解,而且还帮助学生克服呆读死记的弊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语言上,孟子可说是一位大师。在先秦诸子中,他是以能言善辩著称的。他犀利的语言和敏锐的洞察力往往使论敌叹服,而在教导学生时,他的语言却变得委婉浅显、通俗易懂,他常常以一些生动的小故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如“拔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专心致志”、“得道多助”、“杯水车薪”、“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等等。他说当一个教师,应“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你想教导别人,必先使自己明白,然后再去教别人明白,如果你自己还糊里糊涂,怎样使别人明白呢?这话是何等的深刻。在《孟子》一书中,用较恰当的比喻来说明问题的地方,不下数十处,可见善于比喻、深入浅出是孟子教学语言的一大特色。

董仲舒

董仲舒其人其书

董仲舒(前~前)广川(今河北省景县)人,是西汉著名的儒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有汉代“孔子”之称。

他出生于一个田连阡陌、牛马成群、家有大批藏书的富人家庭。自幼勤读儒学,“三年不窥园”,连家里的花园看也不看,专心向学,经常骑的马不去分辨雌雄,他喜钻研书本,达到如痴若愚的程度。中年收徒讲学,“下帷讲诵”,讲学时,挂上一幅帷幔,他在帷幔里边讲,学生在帷幔外边听。招的学生多了,有时就叫他的得意门生转相传授。他的声誉大,汉景帝时,他因专精《春秋》经而被选任为博土,但汉景帝崇尚黄老道家学说,朝廷不太重视他,他无事可做,仍教书授徒。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